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有许多神秘神奇的自然现象都集中在北纬30°线附近,或在这一纬度线上,如古埃及的金字塔、约旦的“死海”、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加勒比海的百慕大群岛等等。中国的北纬30°上也有很多神奇的现象,如珠穆朗玛傲视群峰、长江三峡气势磅礴、钱塘江潮天下奇观、峨眉山日月同升、神农架野人时隐时现。在北纬30°附近,真可谓奇事怪事数不胜数。(一)
关于北纬30°,它是指北纬30°上下波动5度所覆盖的范围,也就是说从北纬25°到北纬35°之间,都属于北纬30°范畴。北纬30°线贯穿四大文明古国,是一条神秘而又奇特的纬线。这里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
北纬30°这条温度带处于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温度相对温暖,降水相对丰沛,植物相对茂盛,最适宜人类生存,尤其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可以靠大自然的供给,获得良好的发展。在这个过渡地带,早期人类较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早期人类文明就容易在北纬30°地区发展起来。
神农架位于湖北西部,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教民稼穑而得名。神农架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位于北纬31°15′--31°57′,东经109°56′--110°58′。神农架既是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5A级景区,又是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成员、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
远古时期,神农架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距今8亿年前,全球许多次级大陆靠拢在一起,整合形成了一块统一的超级大陆。在这个过程中,神农架也第一次由海洋变成了陆地。此后神农架几经海陆变迁,终于在4亿年前进入陆地时代。根据科学家们的判断,神农架上升为陆地的证据,是他们在当地发现了许多陆生植物的化石,如石松类植物、真蕨植物,等等。
神农架从境内最低点海拔398米的石柱河,到最高峰海拔3106.2米的神农顶,相对高差达2708.2米。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的神农架,受大气环流控制,气温偏凉且多雨,并随海拔的升高,形成低山、中山、亚高山3个气候带。于是,不同时代产生的各类动植物都可以在从石柱河谷底到神农顶山顶的某个位置找到自己适宜的生存环境。
“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神农架气候的真实写照。在神农顶南坡这座高俊的山脉中,半天时间就能让人依次走过这层层叠叠的鲜花、绿林、云雾、山岭,感受丰富的季节变换和物种变化。
漫长的陆地时代给神农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生灵,而新生代山体快速上升形成的高山峡谷地形和不同气候带,让这些生灵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长久地留在了神农架。神农架复杂多样的地形条件,使其成为欧亚大陆腹地第四纪冰期气候波动过程中重要的生物避难所。
据动植物专家考证,神农架有3000多种优良野生植物,1000多种地球上的稀有树种,有大片的第三纪古老植物群落,500多种珍禽异兽。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台湾中部、西至喜马拉雅的所有动植物物种,被世人誉为 “天然植物园”“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
从植物种类看,神农架的植被受冰川影响程度较小,冰期过后由于气温升高,很快恢复了生机,神农架至今仍然保留了许多珍稀古老的高等植物,比如珙桐、水青、连香等。从动物种类看,神农架保留了第四纪冰期之前的一些古老动物,比如金丝猴、大鲵、白头蝰等诸多古老物种。
当我们穿行于神农架的林间,可以与珙桐、鹅掌楸、连香等珍贵古老孑遗植物擦肩而过,涉水于神农架的溪涧,可以与金丝猴、大鲵、白鹳等走兽飞禽不期相遇,我们人类应该感谢有神农架这片神奇的山岭,让我们能够与各种珍稀的动植物近距离接触,感受到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神农架森林覆盖率高达91.1%,被称为“地球之肺”和“地球之肾”,有着“中国天然氧吧”的美誉。这里生物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有珙桐、红豆杉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金丝猴、金雕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世界生物活化石聚集地和古老、珍稀、特有物种避难所,红坪犀牛洞古人类遗址就是很好的佐证。
地处秦巴山脉东端的神农架,有着北半球保存最为完好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同纬度地带唯一完好的北亚热带原始森林生态系统。在这条纬度线上,绝大部分地区不是沙漠戈壁,就是雪山冰川,唯有一片原始森林就是中国的神农架,堪称北纬30°的奇迹。 (作者系林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